室内污染治理须防八误区

icon 2010-07-13 11:37:21
icon 0

摘要:眼下是装修高峰期,新家装修好后,很多人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清除室内污染。7月12日,市房产管理局房屋鉴定中心发布提示:室内污染治理有八个误区。

  眼下是装修高峰期,新家装修好后,很多人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清除室内污染。7月12日,市房产管理局房屋鉴定中心发布提示:室内污染治理有八个误区。

  误区一:食醋熏蒸

  有市民尝试熏蒸食醋去除家庭装修后的异味。专家指出,食醋属于酸性物质,有微弱中和空气中氨气的作用,但不会和甲醛等其他有害气体发生反应。

  误区二:每个房间放菠萝

  菠萝会挥发香气,起到一定遮盖气味作用,但并未分解清除有害物质。菠萝中含有大量的水分,挥发后可以起到溶解甲醛等有害物质的作用,不过空气干燥后甲醛就又挥发出来。

  误区三:过分依赖植物

  一些观赏植物确实可吸收某些有毒气体。可吸收甲醛的植物有仙人掌、吊兰、芦荟、常春藤、铁树、菊花等,其中,常春藤、铁树、菊花还可减少苯的污染,但它们起作用相当有限,面对装修后有害气体密集散发,它们不可能完全清除污染。

  误区四:放置茶叶

  有些人会把喝剩的茶叶晾干后放在衣柜或房间里,希望其能清除毒气。殊不知,茶叶在这方面的功效就像干树叶和卫生纸,对有害气体几乎没有吸收和分解作用。

  误区五:用臭氧发生器净化空气

  臭氧虽具有灭菌、消毒作用,但对人体有害也是医学上的定论。使用臭氧消毒,只能在人体不接触的环境中进行,用作居室空气净化,显然是不合适的。至于用紫外线发射源作为室内消毒器具,国外早已淘汰。

  误区六:过分迷信环保建材

  大多数环保建材只是有害物质含量、散发有害气体低于一定标准,并非不含有害物质、不散发有害气体,加上装修的设计、居室结构、通风状况等因素,尤其是有害气体的叠加效应,所以即便是使用环保建材,也并不意味着装修后室内空气质量肯定环保达标。

  误区七:完全依赖短期通风

  通风处理作为基本环保措施,对室内污染有改善作用,但因为多数有害物质会缓慢释放,长达3―15年,绝非几个月通风就能解决问题,其密集散发期在1―3年内。

  误区八:出现刺激气味才考虑环保处理

  像人类的健康状况一样,室内空气环境也有健康、亚健康、患病三种形态,而且许多有害气体无色无味,像对待疾病一样,居室空气环境也需要预防、保健。

  相关提醒

  市房产管理局房屋鉴定中心人士提醒,减少室内装修污染,首先是在装修前就要讲究科学的方法,在装修方案的设计与制定、施工工艺、装饰材料的选择上都要严格规范,满足国家各项标准。装修后的居室应当有一定时间让材料中的有害气体充分散发,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有利于有害气体的排出。还要注意室内家用电器的科学放置,防止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,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,注意人体和家用电器的距离。与电器越远,受电磁波侵害越小。另外,要合理控制调节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,甲醛是一种缓慢挥发性物质,随着温度的升高,挥发得会更快一些。(记者 胡斌)

声明: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
标签:

热门资讯排行

  • 资讯专区
  • 图片专区
  • 品牌专区

申请免费量房验房

icon

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

icon

请输入您的姓名

icon

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

icon
获取动态密码

请输入验证码

icon
5
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
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